首页 经济趋势 正文
  • 本文约835字,阅读需4分钟
  • 838
  • 0

经济趋势研究专家时寒冰2025年新书

摘要

时寒冰老师的2025年新书:时寒冰说:全球视野下的投资机会 即将发布 2025年,著名经济趋势研究专家时寒冰推出新作《时寒冰说:全球视野下的资机会》,以跨学科视角和独创的“利益分析法”为投资者绘制穿越经济迷雾的路线图。本书聚焦货币超发、产业链重构与投资策略三大核心,为个人与企业提供危机时代的生存法则。 一、货币超发时代的稀缺资产配置 全球央行持续放水导致货币...

2025年,著名经济趋势研究专家时寒冰推出新作《时寒冰说:全球视野下的资机会》,以跨学科视角和独创的“利益分析法”为投资者绘制穿越经济迷雾的路线图。本书聚焦货币超发、产业链重构与投资策略三大核心,为个人与企业提供危机时代的生存法则。

一、货币超发时代的稀缺资产配置

全球央行持续放水导致货币信用稀释。中国M2总量从1990年的1.53万亿飙升至2025年的320万亿,美国亦通过“直升机撒钱”推高流动性。时寒冰指出,短期产能过剩虽压制通胀,但长期可能重演日本式的“通胀延迟爆发”。应对之策在于锁定两类稀缺资产:

• 贵金属:黄金被全球央行连续13年净买入,2023年增持量达1136吨,当前价格仍处周期底部,未来或突破3000美元/盎司;白银因光伏、新能源汽车需求激增(年增15%),潜力更大。

• 战略资源:钛合金因军工(如F-35战机用量27%)和新能源产业需求,十年内价格或涨300%。美元价值则与地缘资产深度绑定,例如美国争夺格陵兰岛实为控制北极航线——西北航道开通后欧亚航程缩短40%,此举将巩固美元霸权。

二、产业链变局中的战略机遇

能源革命重塑资源格局:传统资源城市(如包头)需借“双碳目标”推动制造业智能化与新能源产业链协同,避免被淘汰。页岩油、稀土等战略资源的控制权成为大国博弈焦点。

技术颠覆引发产业迁移:第五次全球产业转移已至,东南亚、非洲成为新兴制造中心。时寒冰警示,AI对传统行业的重塑风险需警惕,而中国“内循环+高科技突围”战略与罗斯福新政后的美国复苏路径高度暗合,本土企业可借鉴此逻辑布局技术升级。

三、普通投资者的防御性策略

时寒冰提出“财富防御三原则”:

  1. 严守认知边界:避免涉足比特币等理解不足的领域;

  2. 保留30%现金:捕捉危机中的“黄金坑”(如2020年美股熔断);

  3. 硬资产优先:核心城市房产、稀缺资源股抗通胀属性最强。

他特别强调财商教育的重要性,建议家长通过“三存钱罐法则”(必须花/可花可不花/绝对不花)培养儿童财务规划能力,此举在货币信用重构时代至关重要。

43751758978562.jpeg

评论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