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经济趋势 正文
  • 本文约1351字,阅读需7分钟
  • 427
  • 0

2025年中国外贸在俄罗斯使绊子的形势:挑战与现实辨析

摘要

一、物流通道受阻:中欧班列的现实困境 2024 年 10 月俄罗斯出台 1374 号令后,对中欧班列途经货物的军民两用物资管控显著升级,机械、电子配件、迷彩色纺织品等均被纳入重点核查范围。俄方海关不仅对可疑货物直接扣留,常规检查也大幅加码,开箱核查比例显著上升,导致货物通关效率骤降 —— 原本 10 天可达的运输周期,如今延长至两个月甚至更久,部分圣诞季货物...

一、物流通道受阻:中欧班列的现实困境
2024 年 10 月俄罗斯出台 1374 号令后,对中欧班列途经货物的军民两用物资管控显著升级,机械、电子配件、迷彩色纺织品等均被纳入重点核查范围。俄方海关不仅对可疑货物直接扣留,常规检查也大幅加码,开箱核查比例显著上升,导致货物通关效率骤降 —— 原本 10 天可达的运输周期,如今延长至两个月甚至更久,部分圣诞季货物因滞留错过销售窗口期。
这一变化直接冲击了中欧班列的核心优势。相较于海运,铁路运输虽成本偏高,但依托 “俄罗斯 — 白俄罗斯 — 波兰” 线路可缩短一半运输时间,这也是其占据中欧 90% 铁路货运量的关键原因。如今时效优势丧失,部分货主已开始转向海运,2025 年初中欧班列甚至出现罕见负增长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问题已通过双边协商得到缓解,中方规范申报流程后,俄方对汽车配件等产品实施豁免,被扣货物占比不足年货运量的 0.1%,未造成系统性影响。
二、贸易环境恶化:多重壁垒的连锁效应
(一)传统市场压力陡增
对美出口持续承压,2025 年 4 月美国将对华综合关税提升至 145%(含 20%“芬太尼税” 与 125%“对等关税”),覆盖绝大多数输美商品。转口贸易通道亦受冲击,美国以关税豁免为条件施压墨西哥,要求其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,而越南、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面临类似压力,转口渠道逐步收窄。
对欧贸易则受物流与政策双重影响。除班列滞留问题外,欧盟也参与了关税反制,且波兰曾以 “安全考量” 关闭波白边境口岸,导致 300 多列班列被困两周,虽最终通过中波协商与北极航道备选方案解决,但暴露了线路依赖性风险。
(二)新兴市场缓冲有限
俄罗斯并非 “反目为仇”,其管控措施源于俄乌冲突背景下的国家安全考量,中俄仍保持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。但客观上,俄方进口需求未能完全承接欧美市场流失份额,且 2025 年一季度我国对共建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进出口增长 2.2%,其中东盟增长 7.1%,虽高于整体增速,但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市场缺口。
三、外贸依存与经济连锁反应
出口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源于国内外市场的利润差。以普通日用品为例,国内成本 0.4 元的杯子,内销价仅 0.42-0.43 元,而出口可售 1-2 元,这种溢价空间支撑了大量制造企业生存。当前外贸受阻直接引发连锁反应:
企业层面:出口订单减少导致产能闲置,部分企业陷入 “降价保单” 循环,甚至出现低于成本销售的情况;
就业层面:制造业用工需求下滑,失业风险向上下游产业链传导;
消费层面:居民收入预期减弱压制消费意愿,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压力。
股市拉动消费的可行性不足。A 股长期缺乏赚钱效应,且货币贬值会加剧股市波动,难以形成持续的财富效应支撑消费回升。
四、外汇储备的隐忧与底气
表面看,2025 年 1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 32090 亿美元,但扣除截至 2024 年 9 月末的 25169 亿美元全口径外债(超半数为短期外债)后,可自由支配部分仅数千亿美元。更关键的是,2024 年数据显示,若剔除货物贸易顺差,经常账户将出现数千亿美元逆差,若此态势持续,外汇储备可持续性面临挑战。
但客观而言,外贸仍展现韧性:2025 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达 10.3 万亿元,同比增长 1.3%,其中出口增长 6.9%;民营企业占比升至 56.8%,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达 8.7%,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7.7%,这些结构性亮点为应对挑战提供了支撑。

评论
友情链接